

用送禮物來鼓勵孩子好嗎?剖析「獎勵陷阱」&分辨適合獎勵的3種時機|思比語言治療所
爸媽們是不是也曾對孩子這樣說過:「只要你好好寫作業,我就送你一個小禮物!」貼紙、玩具、Switch、出國旅遊…看似很有效,但為什麼到後來,孩子會說「沒有玩具我就不練了」?。 獎勵的問題在哪裡? 獎勵是一種外在動機。孩子學習過程中,一定會遇到有點辛苦但還是必須耐住性子來做的事,這時候就會需要一些「激勵人心」的東西,幫助孩子度過卡關期。但,孩子如果是為了「拿東西」而學習,就會出現一些問題,例如: 1. 學會談條件: 「今天要兩張貼紙才願意唸」 2. 獎勵越給越大: 「貼紙不夠看,我要扭蛋!」 3. 沒東西就不練: 他的動力在後面的物品,學的這件事本身只是應付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學習態度對吧? 適合使用獎勵3時機 所以,使用獎勵是有「時機」的,例如: ✔️ 剛開始接觸新技能: 萬事起頭難,用獎勵讓孩子跨出練習的第一步 ✔️ 卡關+抗拒練習: 用獎勵來軟化/轉化孩子的情緒,讓練習得以順利進行 ✔️ 給予獎勵的規則明確 :先付出後收穫,也就是先完成任務再來享受獎勵。例如語言治療師在幫孩子練習構音(發音)的時候,因為要重複唸來修正,小朋友常會沒耐心,所以就會有


長輩越來越挑食?小心是吞嚥退化的警訊|思比語言治療所
您有發現家中長輩,最近吃東西越來越挑嗎?以前最愛吃的東西,現在說什麼都不想吃。剛開始以為只是咬不動或吃膩了,但漸漸發現好像不是這樣。當心,這可能是吞嚥退化的早期警訊! 什麼是吞嚥退化? 很多人以為,吞嚥退化是某天突然吞不下去、一直咳嗽一直嗆到,才叫吞嚥出問題。但其實,吞嚥退化有時是漸進式出現的。 吞嚥牽涉到很多部位的協調,包括舌頭、口腔肌肉、喉部肌肉、食道…等,過程作動相當精細且複雜 (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複習我們之前關於 吞嚥階段 的解說)。 隨著年紀增長,這些肌肉就可能變得無力或協調下降,導致吞得慢、吞不乾淨,甚至「食物跑錯路」,進到氣管裡,就容易咳嗽,甚至吸入性肺炎。 日常觀察小徵兆 以下常見情況,都可能是臨床上吞嚥退化早期徵兆: ⚠️吃飯變慢:食量沒變但吃好久 ⚠️不愛吃肉:尤其雞胸/排骨等比較乾的 ⚠️飯後聲音沙啞:食物殘留造成說話痰音 ⚠️喝水會咳:發生變頻繁 (不是喝太快) ⚠️偷偷把菜吐掉:吞不下但又不好意思說 如果觀察長輩有這些狀況,其實就已經需要我們進一步關心了。 如果忽略會怎樣? 很多照顧者會想說「老人家就是吃得少嘛」、「他都說


想讓孩子學習更順利?從小練習「抓重點」是關鍵!|思比語言治療所
學習有方法、讀書有策略,之前有聊過,有些孩子偏視覺式學習、有些則擅長聽覺,有需要的爸媽可以參考 此連結 。 除了找到擅長的學習法,「抓重點」也很關鍵,因為能夠抓重點,才能做到有效的學習。 為什麼孩子抓不到重點? 不少孩子學習上常見以下狀況:...


失智症如何一步步影響大腦?3分鐘看懂病程變化|思比語言治療所
大家很常聽到「失智症」,家人如果記憶力出了狀況該怎辦?其實失智症並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一個長期變化的過程,因此若能及早發現,便有機會及早介入治療與復健,以期能延緩其症狀惡化。 為什麼會出現失智症 ? 失智症是由後天腦部病變所引起的,影響的範圍很廣,不只是記憶,還包含語言、注...


